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博士生為數據庫系統的差分私隱及保安研發創新方案

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五年級博士生董威,獲選為2022-23年度「工學院博士生卓越研究獎」得主。獎項表揚他在修讀博士學位期間,為其學術領域的知識作出了具創意和影響力的貢獻。

董威的研究主要探討差分私隱與保安、數據庫理論與演算法,以及機器學習。他的研究回應了計算機科學領域中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就「下鄰域最優性」(down-neighborhood optimality)的概念作出定義,並設計了一組演算法。他亦成功建立了一套適應性高的差分私隱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簡稱「SQL」)系統,適合在各式各樣的數據庫系統上使用,並支持大型 SQL 查詢。

自2018年透過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成為科大學生以來,董威已於多個知名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共九篇論文(其中七篇以第一作者身分)。這些會議包括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數據管理國際會議、ACM數據庫系統原理論壇、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保安與私隱論壇等。其中最受矚目的著述題為《R2T: Instance-optimal Truncation for Differentially Private Query Evaluation with Foreign Keys》,於2022年ACM數據管理國際會議上,分別贏得最佳論文獎(該年唯一一位獲獎人)以及研究亮點獎。

在頒獎禮上,董威與同學們分享他在科大從事研究的收穫與挑戰。雖然最初遇到不少挫折,同時經歷疫情和封城,但他以堅毅的精神與正面態度善用了該段時間,心無旁騖地努力鑽研。他衷心感謝他的博士指導老師易珂教授,在這段讀研旅程中循循善誘,給予他無限的支持和鼓勵。董威也特別珍惜在科大建立的友誼,還有那些讓他放鬆心情、享受香港自然美景的遠足旅程。

工學院博士生卓越研究獎於2011年設立,旨在表揚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及近屆博士畢業生的優秀表現,以及他們在科大修讀博士學位期間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學院並向入圍最後甄選階段的兩位校友頒發證書,分別為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Swapnadeep Poddar博士,他現於同一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以及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伍翺宇博士,他現於哈佛大學任博士後研究員,兩人均為2022年的畢業生。

學院也藉此機會向三位得獎者的博士指導老師表達謝意,他們分別是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易珂教授、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的范智勇教授,以及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跨學科課程事務處處長屈華民教授。每位指導老師均獲發感謝狀,以表彰他們對學生的悉心指導和支持。

相關連結:

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左)頒發2022-23年度「工學院博士生卓越研究獎」予董威。
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左)頒發2022-23年度「工學院博士生卓越研究獎」予董威。
(左起)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董威的博士指導老師易珂教授;得獎學生董威;工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生教務)蘇孝宇教授;工程研究委員會主席李志剛教授;以及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系主任周曉方教授。
(左起)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董威的博士指導老師易珂教授;得獎學生董威;工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生教務)蘇孝宇教授;工程研究委員會主席李志剛教授;以及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系主任周曉方教授。
董威在頒獎禮上向出席者介紹他的研究,主題為數據庫系統的差分私隱及保安。
董威在頒獎禮上向出席者介紹他的研究,主題為數據庫系統的差分私隱及保安。
董威(右)衷心感謝其博士指導老師易珂教授,不僅為他樹立了對研究勤奮熱誠的好榜樣,還在整段讀研旅程中給予無比的鼓勵與支持。
董威(右)衷心感謝其博士指導老師易珂教授,不僅為他樹立了對研究勤奮熱誠的好榜樣,還在整段讀研旅程中給予無比的鼓勵與支持。
在頒獎禮上,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左)向入圍的伍翺宇博士頒發證書。伍博士畢業於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現任哈佛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
在頒獎禮上,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左)向入圍的伍翺宇博士頒發證書。伍博士畢業於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現任哈佛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

Abou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https://hkust.edu.hk/) is a world-class research intensive university that focuses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as well 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KUST offers an international campus, and a holist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dagogy to nurture well-rounded graduates with global vision,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ver 80% of our research work were rated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or “world leading” in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2020 of Hong Kong’s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We were ranked 3rd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and our graduates were ranked 23rd worldwide and among the best from universities from Asia in 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and Survey 2021.

你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