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工学院团队破解纳米结构 研发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研究团队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电池技术发展,率先透过突破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纳米结构,成功研发出一款既高效又稳定的电池,可望大幅降低其使用成本及扩大其应用范围,将科研成果落地贡献社会。

相对现行主流使用的传统矽晶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丶生产时材料成本较低及可达至永续制造,属极具发展潜质的前沿技术,是科研界重点研究课题。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光亮丶潮湿及高温环境下,表现有欠稳定,阻碍它投产。其中,钙钛矿薄膜内部的正离子分布不均,削弱电池性能。

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副教授周圆圆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钙钛矿薄膜晶粒的三角边界处上,存在内凹几何结构,这些结构产生「陷阱」束缚正离子,令它分布不均。研究团队其后采用了一种化学添加剂「乙酸丁基铵」,浅化晶粒上的内凹,并将其深度降低了三分之一。经此技术所制得的钙钛矿电池,在效能上增长近26%,同时在各项标准稳定性测试中,表现优异。

周教授说:「现时研究大多聚焦于宏观或微观层面去改进钙钛矿电池,甚少研究更细微的纳米级结构。团队利用阴极射线发光显微镜,并结合一系列先进技术,发现这些纳米内凹结构影响薄膜正离子分布,这正正是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的关键。」

研究成果已在纳米科技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论文题为「Nanoscopic Cross-Grain Cation Homogenization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论文的第一作者丶科大博士后研究员郝明伟博士补充道:「钙钛矿是一种软晶格材料。团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钙钛矿薄膜与传统材料结构差异大,已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厘清相关机制,期望扩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应用,以创新产品推动再生能源市场发展。」

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为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的Mahshid AHMADI教授,其他合作夥伴来自美国耶鲁大学丶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丶韩国延世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

传媒查询:

李美珊
电话:2358 8982 / 电邮:celialee@ust.hk

叶嘉琪
电话:2358 5917 / 电邮:egkkyip@ust.hk

(原文於2025年2月26日在EurekAlert刊登。)

浅化纳米槽阱实现跨晶粒阳离子均匀化的机理示意图
浅化纳米槽阱实现跨晶粒阳离子均匀化的机理示意图

Abou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https://hkust.edu.hk/) is a world-class research intensive university that focuses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as well 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KUST offers an international campus, and a holist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dagogy to nurture well-rounded graduates with global vision,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ver 80% of our research work were rated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or “world leading” in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2020 of Hong Kong’s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We were ranked 3rd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and our graduates were ranked 23rd worldwide and among the best from universities from Asia in 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and Survey 2021.

你可能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