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餐具對抗污染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香港,餐廳只能供應外賣,因此製造更多塑膠廢物,加重堆填區壓力。你是否想過用餐後把匙羹、叉子、筷子等餐具一同吃掉,以減少用完即棄的塑膠垃圾? 這正正是Planeteers兩位創辦人Aditi DEODHAR 和 Swapnil MISHRA為減少塑膠污染而做的事。

Aditi說:「政府現正推行安全距離措施,禁止堂食,我相信有更多市民會改買外賣食物,因而為香港的堆填區製造大量塑膠廢物。」
根據政府統計數據,香港人在2018年每天棄置約 166吨塑膠餐具。由於新冠肺炎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日子,這數字預計會不斷上升。
閲讀相關文章:應對全球危機的甜蜜方案
Planeteers剛於今年成立,兩位創辦人同屬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學生。在新學年便要升讀三年級的Aditi 和二年級的Swapnil ,共同研發了一種以純素和可生物降解材料製成的食具,代替用完即棄餐具,以解決香港迫在眉睫的廢物及塑料污染問題。
Aditi早在去年已有創辦Planeteers的念頭,但直至今年兩人決定參加由科大與信和集團合辦的「100萬元創業計劃大賽」,才得以將意念付諸實踐。她說:「我有宏大理想,希望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我很高興我們能夠創出屬於自己的意念之餘,還可以見識其他參賽者的嶄新構思,的確叫人大開眼界。」
閲讀相關文章:通向可持續樹木管理之路
「100萬元創業計劃大賽」旨在為科大及周邊社群提供實踐創新商業意念的渠道,鼓勵學生創業;在今屆賽事裡,上述新發明就為兩人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組別贏得「重點領域獎」。

Swapnil指出:「這個比賽能有效鍛煉我的思考能力。我們需要在既定範圍內,制訂簡單直接的策略。有時候,你需要同時處理 10樣不同工作,真的讓人吃不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需決定優次,集中火力向目標進發。」
兩人發明的餐具以全麥麵粉製造,所以屬全素食。製造時,麵團會切成匙羹、餐刀、筷子等形狀,然後拿進烤爐烤焗一小時。
產品製成後,兩人邀請不同人士試用進食拉麵、米飯等各類食物,確保這些貌似餅乾的餐具不會斷裂。Aditi 說:「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除了要製作出塑膠餐具的替代品之餘,還要符合及提升用家的進餐體驗。以吃拉麵為例,我們的餐具最少可在半小時裡保持完整,讓我們欣喜萬分。」
兩人最先在學生宿舍的廚房製作自家產品,後來得到科大創業中心幫忙聯絡校園服務處,並獲後者允許他們使用校內一個設備完善的大型廚房。

Swapnil 說:「大學的大力支持讓我們獲益良多。除了幫忙物色製作場地,多位教授都願意傾囊相授,建議我們怎樣將意念化為行動。我們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實在有賴眾師長悉心教導。」
兩人打算把港幣 25,000元比賽獎金用於產品研發和測試,並於未來3個月與一家餅店合作推行試驗計劃。
至於長遠目標,就是改善餐具外形,甚至研發獨特口味。他們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港人的口味有別於其他國家,包括兩人的家鄉印度。 Aditi 說:「印度人很喜歡香料和小茴香,但在香港,大蒜、蝦、肉桂等味道會較易為人接受。」
香港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和保護環境,兩人深信自家研發的可食用餐具,必然可逐漸受更多本地人歡迎。
Aditi 補充:「食肆和商店每使用一件用完即棄塑膠餐具,就會為早已飽和的堆填區增添負擔。顧客必須停止使用塑膠,只有所有人通力合作,才能改變現況。」

Abou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www.ust.hk) is a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 that focuses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as well 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KUST offers an international campus, and a holist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dagogy to nurture well-rounded graduates with global vision,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HKUST attain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research work in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2014 of Hong Kong’s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and is ranked as the world’s best young university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Its graduates were ranked 16th worldwide and top in Greater China in 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Surve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