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讓生活更有趣!」

2012年,工學院校友Ne Myo HAN從家鄉印尼來到科大讀書,先後在20152017年修畢機械工程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就讀期間,他涉獵許多課外及學術活動,能文能武。師從金章教教授,Han專研石墨烯氣凝膠,並為六篇同行評審期刊文章的共同作者,至今被引用累計超過300次。從科大畢業後,他在一間半導體公司擔任了四年材料工程師。

兼具關於石墨烯三維結構的研究背景及在行業的工作經驗,Han最近獲得裘槎博士生獎學金,並將到麻省理工學院修讀機械工程博士,邁向他的夢想。就在這個夏天他遠赴美國之前,我有幸能跟他對話,聽他聊聊在科大的歷程、在業界工作的經歷、讀博的夢想等等。

1. 先從你來到科大這個起點談起,你為什麼會對機械工程,特別是材料工程,有興趣?

當我還在計劃念大學的時候,我原本想讀數學或物理學。但最終,我選擇了兩者融合的機械工程。說到工程,最令我著迷的是人類如何一直嘗試突破,實現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情。即使過程中出現問題,我們都會嘗試改正,從中學習,並追求更好。

到最後,真正激發我興趣的是材料工程,一門與其他事物息息相關的專業。我曾是科大機械人競賽團隊的一員,當時我們需要建造一個足夠堅固的機械人。當你需要加固一樣東西,你可以增加它的厚度,或者使用質量更好的物料。所以我們將機械人越做越大,最後重量達40公斤!這次經歷啟發了我去尋找更堅固的物料,於是在2014年參加了暑期研究計劃,到東京工業大學進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研究。

從日本回到科大的學期,我偶然接觸到金章教教授有關一項三維物料 石墨烯氣凝膠的研究。這種物料可以解決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弱平面外特性,正正就是我在尋找的東西。於是,我決定參加「本科生研究計劃金教授帶領的項目,之後更在他指導下完成哲學碩士學位。

2. 回看你的學生時代,你會如何形容你在科大工學院的歷程?當中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嗎?

要說科大,第一個在我腦海裡浮現的詞是「機會」。我還記得當時電子郵箱裡每天都會塞滿來自四方八面的郵件,從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工學院,以至大學的,將琳琅滿目的機會列在我眼前。我在一年級時加入了機械人競賽團隊和工學院學生大使計劃,後來也參加了大學宿舍的團隊。

作為學生,我們充滿無限可能,但我們還需要一點火花燃亮我們的潛能。這正是科大為我們做的 除了學習,大學更鼓勵我們發展多元的體驗,例如啟導計劃、比賽、研究機會、海外交流、暑期實習等等。

在科大,其中最精彩的必須數上我擔任工學院學生大使的經歷。從中,我學到了團隊合作、同理心、與人溝通,更透過不同的機會,發展和改進各方面的軟技能。有一次,學院更為學生大使們舉辦了餐桌禮儀的工作坊!事實上,當你成為學生大使,你就是團隊裡的領袖,這個環境給你充分的空間,並鼓勵你去思考你想做的。當你有這些機會的時候,你會怎樣做?能將這些得著與他人分享,並為他們帶來啟發,讓我感到十分滿足。我十分感恩能在這個大家庭中成長!

3. 可以告訴我們你一路走來,到達成去麻省理工學院讀博這個夢想的過程嗎?

我非常興奮,因為讀博是我自高中以來的夢想!在過去幾年,我一直安於我的工作,但後來,我又開始尋找新的挑戰。我在科大時其中一堂課的導師李建龍教授,就在這個時候推了我一把,讓我重拾到美國讀博的夢想。

事實上,我是在讀碩士最後一年才與李教授更多聯繫。他是我的恩師,亦是我的好朋友,在我遇上困難時總會給我鼓勵和支持,包括我在碩士畢業那年,讀博申請全都被拒的時候。最後,就是李教授將我帶出我的舒適圈,使我在香港工作四年後再次申請讀博。

申請讀博需要選擇想加入的大學和研究團隊,面對這艱巨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令人卻步,但對熱衷於研究的人而言卻非常有意義。但這一次,憑著我發表過相關文章和工作經驗,我對我的申請更有信心。這些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我獲麻省理工學院取錄了!

4. 在你備到麻省理工學院展開新旅程,你會把科大怎樣的精神價值帶到那裡嗎?

在科大這個創新的環境裡,我學會的是當你有一個想法或目標,你總會找到適當的人或資源,幫助你實現夢想。這只關乎你怎樣去制定你的目標,還有你願意投入多少功夫。毫無疑問,我會將科大「凡皆可can-do)的精神帶到我未來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旅程。

5. 可以給我們推薦你最愛的一部電影嗎?

潛行凶間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但另一套令我更有共鳴的電影是驕陽似我。故事的精神在於謙遜;來自印尼,我需要克服許多挑戰才能來到科大念書。為了入學,我比其他同學要更努力讀書;到了香港,面對新的環境,我也要作出很多調整。儘管過程中的起起落落,我依然為自己來港的決定以及在這裡做的事情感到自豪,我也希望能將此延續到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旅程。

6. 如果你可以見到年少時期的自己,你希望跟他說什麼話?

我會告訴自己停止憂慮。我年少的時候,腦子裡總是有很多顧慮,在大學初期特別憂心自己的成績。我想:如果我同時兼顧太多事情,我可以維持我的學業嗎?當與別人溝通時,我會在腦海裡反覆背誦和練習對話內容,最後忘記了說出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停擔憂卻又什麼都不做,只會損耗時間和精力,是最壞的做法。李建龍教授曾經告訴我:「如果憂慮可以解決問題,那就盡情擔憂吧!」

就是這樣,我逐漸學會了過分憂慮只會增添其他問題 所以不要擔心太多,手做點事情解決問題。這不但適用於學習和工作,更是處理人際關的方式。當意識到這一切,我的大學生活便更專注於抓緊科大給我的機會。

7. 你有什麼建議可以和正邁步走向未來的學弟妹分享嗎?

要是你現在還未弄清自己想做什麼,這是沒問題的,但你要努力嘗試尋找屬於你的方向。科大充滿著機會:實習、本科生研究計劃、暑期研究、學生團隊,甚至建立你的初創公司。跟從最適合你的道路,但要謹記,這個選擇不一定是永遠的,也不代表你整個職業生涯就局限在那裡。

對於打算讀研究生課程的同學,我會跟你說,這條路上沒有萬無一失的公式。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研究生申請結果會是如何,但全力以赴,將你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累積研究經驗及出版文章,塑造你的檔案履歷。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跟你的老師及導師保持良好的關係。

成功沒有定式,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自己的路向。能從其他人身上得到啟發是好事,但是我不希望任何人一直只跟隨著別人的腳步。有時候你看得見別人的成就,但卻見不到他背後經歷的艱辛。所以,對比起寫好公式答案的人生,未知才讓生活更有趣!

撰文:工學院學生大使Cindy Aiko Filbert Tanaka

相關連結:

Han作為本科生時,已經充分展現他的才能,獲得優異的學術成績,並在2015年畢業時獲得學業成就獎。圖為Han與前校長陳繁昌教授合影。
Han作為本科生時,已經充分展現他的才能,獲得優異的學術成績,並在2015年畢業時獲得學業成就獎。圖為Han與前校長陳繁昌教授合影。
本科畢業後,Han接著於2017年在科大完成機械工程哲學碩士學位。
本科畢業後,Han接著於2017年在科大完成機械工程哲學碩士學位。
Han活躍於不同學生活動,其中在科大機械人競賽團隊的經歷,點燃了他的熱情,開展研究材料工程的方向。
Han活躍於不同學生活動,其中在科大機械人競賽團隊的經歷,點燃了他的熱情,開展研究材料工程的方向。
透過參與工學院學生大使計劃,Han很高興能為學弟妹帶來啟發。
透過參與工學院學生大使計劃,Han很高興能為學弟妹帶來啟發。
Han和其他在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
Han和其他在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

Abou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www.ust.hk) is a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 that focuses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as well 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KUST offers an international campus, and a holist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dagogy to nurture well-rounded graduates with global vision,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HKUST attain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research work in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2014 of Hong Kong’s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and is ranked as the world’s best young university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Its graduates were ranked 16th worldwide and top in Greater China in 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Survey 2018.

你可能有興趣的